经常吃止疼药可能对胃肠、肝肾、心血管等系统造成损害,还可能导致药物依赖或掩盖病情。止疼药主要包括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以及阿片类药物如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等,需严格遵医嘱使用。
1、胃肠损伤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可能损伤胃黏膜,导致胃痛、胃出血甚至消化道溃疡。这类药物会抑制前列腺素合成,降低胃黏膜保护作用。若出现黑便、呕血等症状需立即停药就医。临床常用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等药物保护胃肠黏膜。
2、肝肾毒性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经肝脏代谢,过量使用可能引发药物性肝损伤,表现为黄疸、乏力。肾功能不全者长期用药可能加重肾脏负担,导致肌酐升高。用药期间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避免联合使用其他伤肝药物。
3、心血管风险部分非甾体抗炎药可能增加心肌梗死或脑卒中概率,尤其高血压、冠心病患者风险更高。塞来昔布胶囊等COX-2抑制剂类药物需谨慎使用,服药期间应监测血压变化,出现胸闷、头晕等症状及时就诊。
4、药物依赖长期使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等阿片类止疼药可能导致耐受性增加,需不断加大剂量才能缓解疼痛,形成生理或心理依赖。突然停药可能出现戒断反应,如焦虑、失眠、肌肉疼痛等,需在医生指导下逐步减量。
5、掩盖病情止疼药仅能缓解症状,无法根治疾病。反复头痛、腹痛时盲目用药可能延误肿瘤、炎症等原发病的诊断。若疼痛持续3天未缓解或加重,或伴随发热、体重下降等症状,须立即就医明确病因。
建议避免自行长期服用止疼药,急性疼痛缓解后应及时停药。用药期间忌饮酒,注意补充水分。胃肠敏感者可选择栓剂等剂型,慢性疼痛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采用物理治疗、神经阻滞等综合方案。日常可通过热敷、冥想等方式辅助缓解疼痛,减少药物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