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通内科
血常规检查中,白细胞计数异常升高或降低、血小板减少以及血红蛋白下降可能是白血病的提示,需结合骨髓穿刺等进一步检查确诊。治疗方式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
1、白细胞计数异常:白血病患者血常规中白细胞计数可能显著升高或降低。急性白血病常表现为白细胞增多,而慢性白血病早期可能白细胞正常或轻度升高。白细胞分类中,若出现大量原始或幼稚细胞,需高度警惕白血病可能。
2、血小板减少:白血病患者血小板计数通常低于正常值,这是由于骨髓中异常增生的白血病细胞抑制了正常血小板的生成。血小板减少可能导致皮肤瘀斑、鼻出血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明确原因。
3、血红蛋白下降:白血病患者常伴有贫血,表现为血红蛋白水平降低。这是由于白血病细胞浸润骨髓,影响了正常红细胞的生成。贫血可能导致乏力、头晕等症状,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诊断。
4、进一步检查:血常规异常需结合骨髓穿刺、流式细胞术等检查确诊白血病。骨髓穿刺可明确骨髓中白血病细胞的比例和类型,流式细胞术有助于鉴别白血病细胞的免疫表型,为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5、治疗方式:白血病治疗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和造血干细胞移植。化疗是基础治疗,通过药物杀灭白血病细胞;靶向治疗针对特定基因突变,如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用于慢性髓性白血病;造血干细胞移植适用于高危或复发患者,可重建正常造血功能。
血常规检查是筛查白血病的重要手段,但确诊需结合骨髓穿刺等进一步检查。早期发现和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定期复查监测病情变化,积极配合治疗以提高生存率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