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的血液总量约占体重的7%-8%,例如60公斤的成年人约有4200-4800毫升血液。
血液总量与个体体重呈正相关关系,体重越大的人通常血液总量越多。新生儿血液总量相对较高,约占体重的8%-10%。随着年龄增长,这一比例会逐渐接近成人水平。血液主要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约占55%,包含水分、蛋白质、电解质等成分;血细胞约占45%,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人体具有完善的血液调节机制,当急性失血不超过总血量的10%时,可通过代偿机制维持正常生理功能。献血时每次采集200-400毫升血液,约占成人总血量的5%-10%,不会影响健康。骨髓造血功能正常的情况下,献血后血浆成分可在1-2天内恢复,血细胞数量在2-3周内可完全恢复。
日常生活中应保持均衡饮食,适量摄入富含铁元素的食物如动物肝脏、瘦肉等,有助于维持正常造血功能。避免长期接触苯等化学毒物,减少对造血系统的损害。若出现持续乏力、面色苍白等贫血症状,或皮肤黏膜易出现瘀斑等异常出血表现,建议及时就医检查血常规。进行剧烈运动或高温作业时需注意补充水分,防止血液浓缩导致循环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