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源性脑栓塞二级预防需采取抗凝治疗、控制危险因素、心脏病因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及定期监测等措施。主要方法有华法林或新型口服抗凝药使用、血压血糖管理、房颤射频消融术、戒烟限酒以及每3-6个月复查心脏超声和凝血功能。
1、抗凝治疗华法林需定期监测INR值维持2-3之间,新型口服抗凝药如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无需频繁监测但肾功能不全者慎用。抗凝治疗可降低心房颤动患者脑栓塞复发概率达七成,但需警惕消化道出血等不良反应。严重主动脉弓粥样硬化斑块患者也可能需要抗血小板联合抗凝。
2、危险因素控制将血压稳定控制在140/90mmHg以下,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维持在7%以内。高血压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需优先选择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颈动脉狭窄超过50%者应考虑他汀类药物强化降脂。夜间血氧饱和度低于90%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需持续正压通气治疗。
3、心脏病因干预持续性房颤患者可行导管射频消融术恢复窦性心律,左心耳封堵术适用于高出血风险患者。心脏瓣膜病导致的栓塞需评估瓣膜置换手术指征,卵圆孔未闭合并反常栓塞者应考虑封堵器植入。心肌病伴心室血栓形成时需延长低分子肝素桥接时间。
4、生活方式调整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地中海饮食模式可降低炎症反应。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但需避免瓦氏动作等屏气用力行为。吸烟者应完全戒烟,酒精摄入限制为男性每日25克、女性15克以下。
5、定期监测随访每3个月复查动态心电图捕捉阵发性房颤,每6个月心脏超声评估心功能及血栓情况。服用华法林者初期每周监测INR,稳定后每月检测。出现头痛、呕血等出血症状或新发肢体无力需立即就诊。
心源性脑栓塞二级预防需要长期综合管理,除规范用药外,建议采用低脂低盐饮食,增加深海鱼类摄入补充ω-3脂肪酸。适度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改善心肺功能,但应避免剧烈对抗性运动。保持情绪稳定有助于血压控制,睡眠时采取30度半卧位可减少夜间回心血量。随身携带医疗警示卡注明抗凝用药情况,定期接受神经科和心内科联合随访,通过多学科协作最大限度预防栓塞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