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最常累及的关节是近端指间关节、掌指关节、腕关节、膝关节和踝关节。
1、近端指间关节:
近端指间关节是手指中段与末端之间的关节,类风湿性关节炎早期常表现为对称性肿胀和晨僵。炎症反应导致滑膜增生,侵蚀关节软骨和骨质,可能伴随关节畸形。非甾体抗炎药和抗风湿药物可缓解症状,生物制剂对控制病情进展有效。
2、掌指关节:
掌指关节连接手掌与手指,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此处易出现梭形肿胀。滑膜炎持续存在可能引发关节半脱位,形成特征性的尺侧偏斜。关节保护训练和矫形器使用有助于维持功能,严重时需考虑滑膜切除术。
3、腕关节:
腕关节受累时表现为活动受限和压痛,X线可见关节间隙狭窄。炎症可能压迫正中神经导致腕管综合征。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可短期改善症状,长期需联合改善病情抗风湿药治疗。
4、膝关节:
膝关节受累时出现积液和屈曲挛缩,晚期可能形成Baker囊肿。体重管理能减轻关节负荷,关节腔穿刺引流配合康复训练可改善功能。全膝关节置换术适用于终末期病变。
5、踝关节:
踝关节病变常导致行走困难,距下关节受累可能引发足内翻畸形。定制鞋垫和支具能矫正步态,肿瘤坏死因子抑制剂对中重度活动性病变效果显著。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需保持适度关节活动,推荐游泳、太极拳等低冲击运动。饮食应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的深海鱼类,限制红肉摄入。注意关节保暖,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定期监测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出现新发关节肿痛或原有症状加重时及时复诊。康复治疗师指导下的关节功能训练有助于维持日常生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