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华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肿瘤综合科
肺癌治疗难度大主要与肿瘤的异质性、晚期诊断以及治疗耐药性有关。针对肺癌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切除、放疗、化疗、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但治疗效果因个体差异和病情分期而异。
1、肿瘤异质性:肺癌细胞在遗传和表型上存在高度异质性,导致不同患者甚至同一患者体内不同部位的肿瘤对治疗反应差异显著。这种异质性使得单一治疗方法难以对所有癌细胞产生效果,增加了治疗难度。针对这一问题,多学科综合治疗MDT模式被广泛应用,通过结合手术、放疗、化疗等多种手段,提高治疗效果。
2、晚期诊断:肺癌早期症状不明显,多数患者在出现明显症状时已进入中晚期,肿瘤可能已发生转移。晚期肺癌的治疗难度显著增加,预后较差。早期筛查和诊断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低剂量螺旋CT筛查有助于发现早期肺癌,提高治愈率。
3、治疗耐药性:肺癌细胞在治疗过程中可能产生耐药性,导致治疗效果下降。耐药机制包括基因突变、药物外排泵活性增强等。为克服耐药性,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新型疗法被开发和应用。靶向治疗针对特定基因突变,如EGFR、ALK等,提高治疗精准性。免疫治疗通过激活患者自身免疫系统,增强对肿瘤的杀伤作用。
4、个体化治疗:由于肺癌的异质性和复杂性,个体化治疗策略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基因检测和分子分型,为患者制定精准的治疗方案。例如,对于EGFR突变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吉非替尼、厄洛替尼可获得较好疗效。
5、支持治疗:在肺癌治疗过程中,支持治疗同样重要。包括营养支持、疼痛管理、心理疏导等,旨在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增强治疗耐受性。营养支持可通过高蛋白、高热量饮食或肠内营养制剂实现。疼痛管理可采用阶梯止痛方案,从非甾体抗炎药到阿片类药物逐步升级。心理疏导通过心理咨询、支持小组等方式,帮助患者应对疾病带来的心理压力。
肺癌治疗虽面临诸多挑战,但随着医学技术的进步,治疗效果正在逐步提高。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疗和多学科综合治疗是提高肺癌治愈率的关键。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同时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生活习惯,以最大程度提高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