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格检查是指通过视诊、触诊、叩诊、听诊等方法对受检者身体各系统进行全面或局部的医学检查,主要用于评估健康状况、筛查疾病或监测病情进展。
1、视诊视诊是通过肉眼观察受检者的整体状态和局部特征。医生会关注皮肤颜色有无苍白或黄染,体态是否对称,有无异常肿块或畸形。例如观察巩膜可初步判断黄疸,查看胸廓形态有助于发现漏斗胸等发育异常。视诊是体格检查中最基础且无创的检查手段。
2、触诊触诊通过手指触压评估组织特性,包括浅表触诊和深部触诊。检查淋巴结是否肿大时可感知质地和活动度,腹部触诊能发现肝脾肿大或压痛。甲状腺触诊需评估腺体大小和结节,乳腺触诊要注意有无异常包块。触诊对判断器官位置、大小及病变性质具有重要价值。
3、叩诊叩诊通过敲击体表产生不同音响判断脏器状态。肺部叩诊可区分清音、浊音或鼓音,心脏叩诊确定心界大小,腹部叩诊判断肝上界及有无腹水。胸腔积液时叩诊呈实音,肠梗阻可出现鼓音区扩大。叩诊需掌握正确手法和力度才能获得可靠结果。
4、听诊听诊利用听诊器采集体内声音信号。心肺听诊最为常见,肺脏可闻及呼吸音强弱和啰音,心脏需辨别心音性质及杂音特征。肠鸣音听诊评估胃肠蠕动,血管听诊发现动脉狭窄杂音。异常呼吸音可能提示肺炎,病理性心脏杂音往往与瓣膜疾病相关。
5、特殊检查包括神经系统检查如肌力测试和病理反射,关节活动度评估,以及生命体征测量。瞳孔对光反射检查中枢神经功能,巴宾斯基征阳性提示锥体束损伤。血压、脉搏、体温等基础指标为疾病诊断提供重要参考。这些检查需结合其他结果综合判断。
体格检查后应根据结果建议进一步实验室或影像学检查,发现异常需定期复查。检查前避免剧烈运动和饮酒,穿着宽松衣物方便检查。医生操作时注意保护患者隐私,检查器械需严格消毒。完整规范的体格检查能发现70%以上的临床问题,是疾病诊断的基础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