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结石检查通常需要进行尿液检查、血液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肾结石是泌尿系统常见疾病,可能与代谢异常、尿路梗阻、感染等因素有关,患者可能出现腰痛、血尿、排尿困难等症状。
1、尿液检查尿液检查是肾结石的基础检查项目,通过尿常规分析可以检测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结晶等成分。尿pH值异常可能提示特定类型结石,如尿酸结石患者尿pH值常偏低。24小时尿液成分分析有助于评估尿钙、尿尿酸等代谢指标,对结石成因诊断有重要价值。
2、血液检查血液检查主要检测血钙、血磷、血尿酸等指标,有助于判断是否存在甲状旁腺功能亢进、高尿酸血症等代谢异常。肾功能检查可以评估肾小球滤过率,了解肾脏受损程度。血常规检查可发现是否存在感染迹象。
3、超声检查超声检查是无创、无辐射的检查方法,能够发现直径超过3毫米的结石,并评估肾积水程度。超声对孕妇和儿童等特殊人群尤为适用。但超声对输尿管中段结石和小结石的检出率相对较低。
4、X线检查腹部平片能显示90%以上的含钙结石,但对尿酸结石等透X线结石检出率低。静脉尿路造影可以显示泌尿系统解剖结构和功能状态,但需注射造影剂,肾功能不全者慎用。这两种检查都有一定辐射,孕妇应避免。
5、CT检查CT尿路造影是诊断肾结石最准确的方法,能检出直径1-2毫米的小结石,明确结石位置、大小和梗阻情况。低剂量CT可减少辐射暴露,适用于反复检查的患者。非增强CT对急性肾绞痛诊断准确率高。
确诊肾结石后,患者应增加每日饮水量,保持尿量在2000毫升以上,有助于小结石排出。根据结石成分调整饮食结构,如草酸钙结石患者应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适当运动可促进结石移动排出,但剧烈运动可能诱发肾绞痛。定期复查监测结石情况,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药物或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