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微煤气中毒可通过脱离中毒环境、吸氧、卧床休息、补液支持、高压氧治疗等方式缓解。煤气中毒通常由吸入一氧化碳导致血红蛋白携氧能力下降引起,可能伴随头痛、恶心、乏力等症状。
1、脱离中毒环境立即转移至空气流通处是首要措施。关闭煤气源并开窗通风,避免持续吸入一氧化碳。若患者意识清醒,可协助其解开衣领保持呼吸通畅。冬季需注意保暖,但避免使用明火取暖导致二次中毒。
2、吸氧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予高流量氧气,氧浓度需达到5-10升/分钟。氧气能加速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解离,恢复组织供氧。有条件时可使用储氧面罩,提高氧分压至60毫米汞柱以上。持续吸氧至血中碳氧血红蛋白浓度降至5%以下。
3、卧床休息中毒后需绝对卧床24-48小时,减少耗氧量。保持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监测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避免剧烈活动加重心肌缺氧,老年患者需预防跌倒等二次伤害。
4、补液支持静脉滴注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补充血容量,促进毒素排泄。可配合使用维生素C注射液改善氧化应激,剂量根据体重调整。严重呕吐者可加用甲氧氯普胺注射液止吐,维持水电解质平衡。
5、高压氧治疗碳氧血红蛋白超过25%或出现意识障碍时,需在2小时内进行高压氧治疗。通过2-2.5个大气压的纯氧环境,使一氧化碳半衰期缩短至20分钟。每次治疗90-120分钟,通常需要1-3个疗程,可预防迟发性脑病。
恢复期应保持室内通风良好,使用煤气设备时确保燃烧充分。定期检查燃气管道密封性,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两周内避免剧烈运动,出现头晕、记忆力减退等症状需复查头颅CT。饮食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鸡蛋、西蓝花,促进血红蛋白合成。严禁在密闭空间使用炭火取暖或长时间发动汽车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