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预防煤气中毒主要通过保持通风、规范使用燃气设备、安装报警器、定期检查管道、避免长时间使用燃气热水器等方式实现。
1、保持通风使用煤炉、燃气灶或燃气热水器时,须确保室内空气流通。建议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厨房、浴室等密闭空间可加装换气扇,避免一氧化碳积聚。若使用炭火取暖,需留出通风口,夜间入睡前应熄灭明火。
2、规范使用设备燃气灶具应选择带有熄火保护装置的产品,使用时须有人看管。燃煤取暖炉需安装通向室外的排烟管道,避免直接燃烧木材或煤炭取暖。燃气热水器禁止安装在浴室内,使用时间不宜超过20分钟,老旧设备应及时更换。
3、安装报警器在厨房、卧室等区域安装一氧化碳报警器,检测浓度超过50ppm时会发出警报。选择带有CE认证的报警器,安装高度距地面1.5米左右,每月测试报警功能,电池每半年更换一次。报警器鸣响时应立即开窗撤离。
4、检查管道定期请专业人员检查燃气管道、阀门和连接软管,发现老化龟裂及时更换。橡胶软管使用年限不超过18个月,建议更换为金属波纹管。冬季需注意室外管道防冻,避免冻裂导致燃气泄漏。
5、安全使用热水器强排式燃气热水器需确保排烟管通至室外且无破损。洗澡时保持浴室门稍开,连续使用不超过30分钟。发现热水器出现火焰发黄、排烟不畅等情况时立即停用,并联系售后检修。
冬季使用燃气设备后如出现头痛、恶心、乏力等症状,应立即转移到通风处并就医。建议家庭配备便携式一氧化碳检测仪,老人和儿童所在房间应远离燃气设施。社区可组织安全用气宣传,提高居民对无色无味一氧化碳的防范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