阑尾炎患者需注意及时就医、饮食调整、活动限制、用药规范及术后护理。阑尾炎是阑尾的急性或慢性炎症,主要由阑尾管腔阻塞、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典型表现为转移性右下腹痛、发热、恶心呕吐等。
1、及时就医阑尾炎确诊后应尽快接受治疗,避免延误导致穿孔或腹膜炎。发病初期可能仅有脐周隐痛,但疼痛会逐渐转移至右下腹并加重。若出现持续腹痛超过6小时、发热超过38.5摄氏度、呕吐无法进食等症状,需立即前往急诊外科就诊。儿童及老年人症状可能不典型,更需提高警惕。
2、饮食调整急性发作期应禁食禁水,减轻胃肠负担。术前术后需遵循流质-半流质-软食的渐进饮食原则,初期可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食物,恢复期逐步添加蒸蛋、烂面条等易消化食物。避免食用辛辣刺激、高脂及产气食物如辣椒、肥肉、豆类等。每日少量多餐,每次进食量不超过200毫升。
3、活动限制发病期间需绝对卧床休息,采取半卧位减轻腹痛。术后24小时内应床上活动四肢,48小时后可逐步下床慢走,但2周内避免剧烈运动或提重物。咳嗽时用手按压伤口部位,防止腹压增高导致切口裂开。术后3个月内不宜进行游泳、跑步等高强度运动。
4、用药规范治疗需严格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钠、甲硝唑等控制感染,不可自行增减药量。止痛药物应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避免掩盖病情。术后切口疼痛可配合红外线理疗促进愈合。合并糖尿病患者需加强血糖监测,妊娠期患者用药需评估胎儿安全性。
5、术后护理腹腔镜术后3天、开腹术后7天需复查血常规评估感染情况。保持切口干燥清洁,出现红肿渗液需及时处理。术后1个月避免盆浴,淋浴后及时消毒伤口。观察排便情况,若出现持续腹胀、停止排气排便需警惕肠粘连。术后1年内容易发生肠梗阻,饮食需格外注意。
阑尾炎患者恢复期应保持规律作息,每日饮水1500毫升以上促进代谢。可适量食用富含维生素C的猕猴桃、西蓝花等帮助伤口愈合,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胸肉等增强免疫力。术后2周内避免驾驶或高空作业,3个月内定期复查腹部超声。出现反复右下腹痛、持续低热等情况需及时返院检查,排除慢性阑尾炎或腹腔脓肿可能。冬季注意腹部保暖,夏季避免贪凉饮冷刺激胃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