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台河市人民医院
预防保健科
造影术检查在医学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可能带来一定的风险,如过敏反应、辐射暴露或肾功能影响。为减少危害,检查前需评估患者健康状况,选择合适造影剂,并采取防护措施。
1、造影术检查可能引发过敏反应,尤其是对碘造影剂敏感的人群。轻度过敏表现为皮肤瘙痒、皮疹,严重时可能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等过敏性休克症状。检查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必要时进行过敏测试。对于高风险患者,可选用非离子型造影剂或进行预处理,如使用抗组胺药物或皮质类固醇。
2、辐射暴露是造影术的潜在风险之一,尤其是CT造影和X线造影。长期或多次接受检查可能增加患癌风险。为减少辐射,医生会根据病情选择最低有效剂量,并采用屏蔽措施保护敏感部位,如甲状腺和生殖器官。对于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需谨慎评估检查必要性。
3、造影剂可能对肾功能造成影响,特别是已有肾脏疾病的患者。造影剂肾病表现为肾功能短期内下降,严重时需透析治疗。检查前应评估肾功能,如血肌酐水平。对于高风险患者,可采取水化治疗,即检查前后大量饮水或静脉输液,以促进造影剂排出。
4、其他潜在风险包括造影剂外渗、血管损伤等。造影剂外渗可能导致局部组织损伤,表现为疼痛、肿胀。检查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注射部位,发现异常及时处理。血管损伤多见于介入性造影,需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并做好应急准备。
造影术检查在明确诊断的同时,需权衡其潜在风险。患者应如实告知医生自身健康状况,医生则需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检查方案,确保安全与效果兼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