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精通常是指精液中混有血液,可能与精囊炎、前列腺炎、尿道损伤、生殖系统肿瘤、血液疾病等因素有关。血精的发生主要有精囊腺充血、前列腺小血管破裂、尿道黏膜损伤、生殖系统占位性病变、凝血功能障碍等原因。建议及时就医检查,明确病因后针对性治疗。
一、精囊腺充血频繁性活动或长期禁欲可能导致精囊腺过度充血。精囊腺壁血管在充血状态下容易破裂出血,血液混入精液形成血精。这种情况通常表现为间歇性血精,精液呈粉红色。减少性刺激频率、避免久坐压迫会阴部有助于缓解症状。若反复发作需排除病理性因素。
二、前列腺小血管破裂前列腺炎患者腺体内毛细血管脆性增加,在射精时前列腺剧烈收缩可能导致血管破裂。这类血精多伴有尿频、会阴胀痛等症状。前列腺按摩液检查可见白细胞增多。治疗需针对前列腺炎使用左氧氟沙星、坦索罗辛等药物,同时避免饮酒和辛辣饮食。
三、尿道黏膜损伤尿道器械检查、结石排出或剧烈性行为可能损伤尿道黏膜。出血部位多位于尿道球部或前列腺部,精液中的血液常呈鲜红色,可能伴有排尿刺痛感。轻度损伤可通过多饮水、暂停性生活促进愈合,严重损伤需尿道镜检查处理。
四、生殖系统占位性病变精囊囊肿、前列腺增生或泌尿生殖系统肿瘤可能侵蚀血管导致血精。这类情况多表现为持续性血精,可能伴随体重下降、骨盆疼痛等症状。影像学检查如经直肠超声可发现占位病变。确诊后需根据病变性质选择手术切除或其他治疗方案。
五、凝血功能障碍血友病、血小板减少症等血液疾病可能引起自发性出血。这类患者除血精外,常伴有皮肤瘀斑、牙龈出血等全身出血倾向。凝血功能检查可见异常,需血液科会诊处理原发病。服用抗凝药物者也需调整用药方案。
出现血精后应记录发作频率和伴随症状,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饮食宜清淡,多摄入富含维生素K的绿叶蔬菜帮助凝血。建议穿着宽松棉质内裤,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若血精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发热、排尿困难等症状,须立即就诊泌尿外科进行精液常规、超声等检查。多数血精经过规范治疗可痊愈,但需警惕少数病例可能提示严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