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儿童保健科
小儿腹泻主要分为感染性腹泻和非感染性腹泻两大类,治疗需根据具体类型采取针对性措施。感染性腹泻多由病毒、细菌或寄生虫引起,非感染性腹泻则与饮食、过敏或消化功能异常有关。
1、感染性腹泻:病毒性腹泻常见于轮状病毒或诺如病毒感染,表现为水样便、发热和呕吐,治疗以补液和维持电解质平衡为主,可使用口服补液盐或静脉补液。细菌性腹泻多由大肠杆菌、沙门氏菌等引起,症状包括脓血便和腹痛,需使用抗生素如阿莫西林或头孢类药物。寄生虫性腹泻如阿米巴痢疾,表现为黏液血便,治疗常用甲硝唑或替硝唑。
2、非感染性腹泻:饮食不当引起的腹泻常见于婴幼儿,如过早添加辅食或食物过敏,需调整饮食结构,避免过敏原,可尝试水解蛋白奶粉。乳糖不耐受导致的腹泻表现为腹胀和稀便,可改用无乳糖奶粉或添加乳糖酶。消化功能异常如肠易激综合征,表现为反复腹泻和腹痛,治疗以调节肠道菌群为主,可使用益生菌如双歧杆菌或乳酸菌。
小儿腹泻的治疗需根据具体类型采取针对性措施,感染性腹泻需抗感染治疗,非感染性腹泻则需调整饮食和改善消化功能。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症状,及时就医,避免脱水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