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可能引起慢性肾衰竭、尿毒症、心血管疾病、电解质紊乱、继发性贫血等疾病。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长期高血糖会导致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进而引发多种继发性疾病。
1、慢性肾衰竭糖尿病肾病进展至后期可能发展为慢性肾衰竭。高血糖持续损伤肾小球基底膜,导致肾小球硬化及肾小管间质纤维化,肾脏排泄代谢废物功能逐渐丧失。患者可能出现少尿、水肿、乏力等症状。治疗需控制血糖血压,必要时采用肾脏替代治疗。
2、尿毒症糖尿病肾病终末期可引发尿毒症。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时,尿素氮、肌酐等毒素无法排出,在体内蓄积导致多系统损害。患者可能出现恶心呕吐、皮肤瘙痒、意识障碍等表现。需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治疗,条件允许时可考虑肾移植。
3、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常合并心血管疾病。肾脏损伤导致水钠潴留和高血压,加速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患者易发生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治疗需综合控制血糖、血压、血脂,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等药物预防心血管事件。
4、电解质紊乱糖尿病肾病可导致电解质紊乱。肾脏调节功能下降会引起高钾血症、低钠血症、代谢性酸中毒等。患者可能出现肌无力、心律失常、呼吸困难等症状。需定期监测电解质,必要时使用聚磺苯乙烯钠散纠正高钾血症。
5、继发性贫血糖尿病肾病可能引发肾性贫血。肾脏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减少,加上尿毒症毒素抑制骨髓造血,导致血红蛋白下降。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活动耐力降低。可使用重组人促红素注射液配合琥珀酸亚铁片治疗。
糖尿病肾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血压,定期监测肾功能指标。饮食应限制蛋白质摄入,选择优质蛋白如鱼肉、鸡蛋白。避免高盐高脂饮食,每日饮水量根据尿量调整。适度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加重肾脏负担。出现水肿、乏力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