脓毒血症是由细菌等病原体侵入血液引发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一岁七个月幼儿发病多与免疫力低下、感染灶扩散有关。主要诱因包括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皮肤软组织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及疫苗接种反应,临床表现为持续高热、呼吸急促、精神萎靡、皮肤瘀斑及循环衰竭。
1、呼吸道感染:
幼儿鼻腔短小、免疫功能不完善,肺炎链球菌或流感嗜血杆菌易通过上呼吸道侵入血液。初期可能仅表现为咳嗽流涕,但病原体入血后会出现寒战高热,需及时进行血培养并静脉注射头孢曲松等抗生素。
2、消化道感染:
沙门氏菌或大肠杆菌经污染食物进入肠道后,可能穿透肠粘膜屏障进入血液循环。患儿常伴随腹泻呕吐,粪便中可见黏液脓血。治疗需补充电解质同时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严重脱水需住院监护。
3、皮肤软组织感染:
金黄色葡萄球菌通过湿疹破溃处或蚊虫叮咬伤口入侵,局部可能出现化脓性病灶。当感染扩散至血液时,伤口周围会出现放射状红晕,需彻底清创并联合使用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
4、泌尿系统感染:
尿路畸形患儿更易发生大肠杆菌逆行感染,表现为排尿哭闹、尿液浑浊。细菌经肾脏滤过后进入血流会引起腰痛症状,确诊需尿培养配合超声检查,治疗多选用三代头孢菌素。
5、疫苗接种反应:
免疫接种后短暂菌血症属于罕见并发症,通常发生在卡介苗接种后2-3周。特征为接种部位溃疡合并腋下淋巴结肿大,多数可自愈但需密切监测体温变化。
患儿确诊后需严格卧床休息,维持室内25℃恒温环境。饮食应选择易消化的米粥、蒸蛋等低渣食物,每日分6-8次少量喂养。恢复期可适当补充含锌食物促进免疫修复,如牡蛎粉、猪肝泥。注意观察尿量及意识状态,出现抽搐或尿量减少需立即返院复查。痊愈后建议定期检测免疫球蛋白水平,接种疫苗需间隔3个月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