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酒胃难受可通过停止饮酒、适量进食、饮用温水、服用胃黏膜保护剂、就医治疗等方式缓解。酒精刺激胃黏膜可能导致胃炎、胃溃疡等疾病,出现胃痛、恶心等症状。
1、停止饮酒立即停止饮酒是缓解胃部不适的首要措施。酒精会持续刺激胃黏膜,加重胃部损伤。可转移至通风处休息,避免继续摄入含酒精的饮品或食物。部分人群饮酒后可能出现呕吐,需保持侧卧位防止误吸。
2、适量进食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馒头等碳水化合物,可中和胃酸并减缓酒精吸收。避免高脂、辛辣食物刺激胃肠。少量多次进食比一次性大量进食更有利于减轻胃部负担,同时可补充因酒精利尿作用丢失的水分。
3、饮用温水饮用35-40℃的温水能稀释胃内酒精浓度,促进代谢。可加入少量蜂蜜帮助分解酒精,但糖尿病患者慎用。每小时饮用200-300毫升为宜,过量饮水可能引发低钠血症。避免浓茶、咖啡等利尿饮品加重脱水。
4、胃黏膜保护剂铝碳酸镁、硫糖铝等药物可在胃黏膜形成保护层,缓解灼痛感。替普瑞酮能促进胃黏液分泌,增强黏膜防御能力。使用前需确认无药物禁忌,不可与某些抗菌药物同服。症状持续不缓解时须及时就医。
5、就医治疗若出现呕血、黑便、剧烈腹痛或意识模糊,需立即急诊处理。医生可能进行胃镜检查评估黏膜损伤程度,静脉注射质子泵抑制剂抑制胃酸分泌。严重酒精中毒者需血液净化治疗,合并消化道出血时可能需内镜下止血。
长期饮酒者应逐步减量戒酒,日常饮食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B族摄入帮助肝细胞修复。空腹饮酒会加速酒精吸收,建议饮酒前食用乳制品或主食。定期进行胃镜检查可早期发现酒精相关性胃病。出现胃部不适后至少3日内避免再次饮酒,给予黏膜充分修复时间。建立健康社交方式替代饮酒习惯,必要时寻求专业戒酒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