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休克需紧急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抗菌药物、糖皮质激素、容量复苏液体及电解质调节药物进行抗休克治疗。感染性休克主要由严重感染导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引发,需在重症监护下联合用药。
一、血管活性药物去甲肾上腺素注射液是首选升压药,通过收缩血管提高平均动脉压,适用于脓毒症导致的低血压。多巴酚丁胺注射液可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组织灌注,常与去甲肾上腺素联用。血管活性药物需通过中心静脉导管持续泵入,用药期间需严密监测血压、心率及尿量变化。
二、抗菌药物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广谱覆盖革兰阴性菌和阳性菌,是疑似革兰阴性菌感染的首选。万古霉素注射液用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需根据血药浓度调整剂量。抗菌药物应在诊断后1小时内使用,用药前需完成血培养等病原学检查。
三、糖皮质激素氢化可的松注射液适用于液体复苏无效的难治性休克,可抑制过度炎症反应。使用剂量通常为每日200-300毫克分次静脉滴注,疗程不超过7天。需注意监测血糖及消化道出血风险,合并活动性感染灶时需清创引流。
四、容量复苏液体乳酸林格液可快速补充有效循环血量,30分钟内输注20-30毫升每公斤体重。人血白蛋白适用于低蛋白血症患者,能维持胶体渗透压。液体复苏需以中心静脉压、尿量为指导,避免过量输液导致肺水肿。
五、电解质调节药物碳酸氢钠注射液用于纠正严重代谢性酸中毒,需根据动脉血气结果调整。氯化钾注射液可治疗低钾血症,静脉补钾浓度不超过0.3%。电解质紊乱会加重器官功能障碍,需每4-6小时监测血电解质水平。
感染性休克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建立两条以上静脉通路保障给药。治疗期间限制钠盐摄入,每日液体量控制在2000-2500毫升。恢复期可逐步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如鱼肉、鸡蛋白等促进组织修复。所有药物均需在重症医学科医师指导下使用,不可自行调整剂量或停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