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部疼痛可能由肌肉劳损、脊柱退行性变、内脏疾病、骨质疏松、心理因素等引起。背部疼痛的常见病因主要有肌肉筋膜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胆囊炎、焦虑症等。
1、肌肉筋膜炎肌肉筋膜炎是背部疼痛的常见原因,多因长期姿势不良或过度劳累导致。患者表现为局部肌肉僵硬、压痛明显,活动后可能加重。可通过热敷、按摩等物理疗法缓解,严重时可遵医嘱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盐酸乙哌立松片等药物。
2、颈椎病颈椎病引起的背部疼痛多伴有颈部不适,神经根受压时可放射至肩背部。常见于长期伏案工作者,可能伴随上肢麻木等症状。治疗包括颈椎牵引、佩戴颈托,药物可选甲钴胺片、洛索洛芬钠片、盐酸替扎尼定片等。
3、腰椎间盘突出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根可导致下背部疼痛,常放射至下肢。多见于重体力劳动者,咳嗽或弯腰时症状加重。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可遵医嘱使用美洛昔康片、腺苷钴胺片、地奥司明片等药物,严重者需考虑椎间孔镜手术。
4、胆囊炎胆囊炎引起的背部疼痛多位于右肩胛区,常伴右上腹压痛、发热等症状。进食油腻食物后易发作,需通过血常规、B超确诊。治疗包括禁食、抗感染,药物可选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消旋山莨菪碱片等,反复发作者建议胆囊切除术。
5、焦虑症焦虑症可能导致背部肌肉持续性紧张疼痛,多伴有失眠、心悸等精神症状。疼痛部位不固定,各项检查无器质性病变。需进行心理评估,治疗包括认知行为疗法,药物可选盐酸帕罗西汀片、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阿普唑仑片等。
建议背部疼痛患者注意保持正确坐姿,避免久坐久站,适当进行游泳、瑜伽等低强度运动。饮食上多摄入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牛奶、鱼类等。急性疼痛期可局部热敷,若疼痛持续超过两周或伴随发热、体重下降等症状,应及时就医排查严重疾病。日常生活中可通过调整枕头高度、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办公椅等方式预防背部疼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