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胀可通过调整饮食、热敷腹部、服用药物、按摩穴位、适当运动等方式快速缓解。胃胀可能与饮食不当、胃肠功能紊乱、胃炎、胃溃疡、肠易激综合征等因素有关。
1、调整饮食胃胀时需避免食用易产气食物如豆类、洋葱、碳酸饮料等,选择清淡易消化的米粥、面条、蒸蛋等。少量多餐,每餐七分饱,进食时细嚼慢咽。可适量饮用温热的生姜水或薄荷茶,有助于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胀气。
2、热敷腹部用40℃左右的热水袋或热毛巾敷于上腹部15-20分钟,每日重复进行2-3次。热敷能放松腹部肌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气体排出。注意避免温度过高导致烫伤,糖尿病患者及皮肤感觉异常者慎用。
3、服用药物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多潘立酮片促进胃肠动力,铝碳酸镁咀嚼片中和胃酸,复方消化酶胶囊帮助消化。胃苏颗粒能理气消胀,枸橼酸莫沙必利片调节胃肠功能。需注意药物相互作用及禁忌证,不可长期自行服药。
4、按摩穴位顺时针按摩中脘穴、天枢穴、足三里穴各3-5分钟,力度以轻微酸胀为宜。按摩能刺激经络,调节胃肠功能,促进排气排便。饭后1小时内及腹部外伤感染者不宜按摩,孕妇需避开关元穴。
5、适当运动饭后1小时进行散步、瑜伽等轻度运动,避免立即平卧。可做蜷腿抱膝动作或腹部顺时针画圈按摩,每天坚持30分钟有氧运动。运动能加速肠蠕动,但胃溃疡活动期及严重腹胀时应卧床休息。
胃胀缓解后仍需保持规律饮食,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避免暴饮暴食。长期反复胃胀或伴随呕吐、黑便、体重下降等症状时,应及时进行胃镜等检查。注意记录饮食与症状关系,减少焦虑情绪对胃肠功能的影响,必要时可寻求心理疏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