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镜检查能确诊支气管肺癌、肺结核、支气管异物、支气管扩张、肺部感染等疾病。气管镜检查是呼吸系统疾病诊断的重要手段,主要通过观察气道内部结构和采集组织样本进行病理检查。
1、支气管肺癌气管镜检查可直接观察气管及支气管内的肿瘤病变,通过活检钳获取组织标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明确肿瘤性质及分型。对于中央型肺癌的诊断准确率较高,可观察到黏膜增厚、菜花样新生物等典型表现。常用辅助技术包括荧光支气管镜、超声支气管镜等提高检出率。
2、肺结核气管镜下可见支气管黏膜充血水肿、溃疡形成、干酪样坏死物附着等结核特异性改变。通过刷检或活检获取标本进行抗酸染色、结核杆菌培养等检查,能有效鉴别结核与其他肉芽肿性病变。对于痰菌阴性肺结核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3、支气管异物气管镜能直观发现误吸入气道的异物,包括食物残渣、牙齿、玩具零件等。通过异物钳可直接取出大多数支气管异物,同时评估异物导致的黏膜损伤程度。对于长期存留的异物可发现肉芽组织增生等继发改变。
4、支气管扩张气管镜下可见支气管管腔呈囊状或柱状扩张,黏膜充血肥厚,管腔内常有大量脓性分泌物。通过灌洗液培养可明确继发感染的病原体。典型影像学表现结合气管镜所见可确诊支气管扩张症。
5、肺部感染气管镜检查可获取深部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病原学检测,对难治性肺炎、免疫缺陷患者肺部感染具有诊断价值。通过保护性毛刷或支气管肺泡灌洗能提高细菌培养阳性率,鉴别普通细菌感染与特殊病原体感染。
气管镜检查后需禁食禁水2小时以防误吸,24小时内避免剧烈咳嗽和用力发声。观察有无咯血、气胸等并发症,出现发热或胸痛应及时就医。检查前完善凝血功能评估,高血压患者需控制血压平稳。术后饮食宜清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保持口腔清洁有助于预防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