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衰竭的动脉血气诊断指标主要包括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酸碱度、血氧饱和度及碳酸氢根浓度。
1、氧分压:
动脉血氧分压低于60毫米汞柱是诊断一型呼吸衰竭的核心指标,反映肺部氧气交换功能障碍。当患者存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时,该数值会显著下降,需结合氧疗干预。
2、二氧化碳分压: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高于50毫米汞柱提示二型呼吸衰竭,常见于中枢性呼吸抑制或严重气道阻塞。数值异常升高时可能伴随意识改变,需考虑无创通气支持。
3、酸碱度:
PH值低于7.35表明存在酸中毒,多与二氧化碳潴留相关;高于7.45则提示碱中毒,可能由过度通气引起。酸碱失衡程度直接影响呼吸机参数调节方案。
4、血氧饱和度:
动脉血氧饱和度持续低于90%表明组织缺氧,需立即干预。该指标对判断慢性呼吸衰竭患者的长期氧疗需求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5、碳酸氢根浓度:
碳酸氢根离子浓度异常反映代偿性酸碱平衡紊乱,慢性呼吸衰竭患者该数值常代偿性增高。监测其变化有助于区分急性与慢性呼吸衰竭。
日常需定期监测动脉血气指标变化,避免吸烟及接触空气污染物。建议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患者进行缩唇呼吸训练,保持适宜环境湿度。急性发作时应立即就医,长期管理需结合肺康复锻炼与营养支持,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
观察患者昏迷深浅度的最可靠指标是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GCS通过评估睁眼反应、语言反应和运动反应三个维度,量化昏迷程度,临床主要用于颅脑损伤、脑血管意外等急重症的病情监测。
1、睁眼反应:
GCS中睁眼反应分为4级,从自发睁眼4分到无反应1分。自发睁眼提示脑干上行激活系统功能相对完好;疼痛刺激下睁眼反映皮层下通路部分保留;无睁眼反应则可能提示严重脑干损伤或深度昏迷。该指标能直观反映觉醒系统的完整性。
2、语言反应:
语言反应评估分为5级,从对答切题5分到无发音1分。定向力完整的对答表明大脑皮层功能尚可;混乱语言提示广泛皮层损伤;仅能发出无意义声音反映语言中枢严重受损。失语症患者需特别标注,避免评分偏差。
3、运动反应:
运动反应6级评分从遵嘱动作6分到无反应1分。定位疼痛说明感觉运动通路完整;异常屈曲或伸展姿势提示锥体束损伤;弛缓性瘫痪多为严重脑干损害征象。双侧肢体需分别评估,取较高分值为准。
4、动态变化监测:
GCS评分下降2分以上具有临床预警意义。进行性评分降低可能提示脑水肿加重、再出血或脑疝形成;评分回升常反映治疗有效。每1-2小时重复评估可捕捉病情转折点,较单次评分更具预测价值。
5、特殊场景应用:
气管插管患者语言项记为"T";眼部肿胀者需结合瞳孔反射判断;镇静药物使用需备注以免误判。儿童版GCS调整语言评估标准,更符合发育特点。多次评估需由同一医护执行以保证一致性。
昏迷患者护理需保持呼吸道通畅,每2小时翻身预防压疮,床头抬高30度降低颅内压。营养支持首选鼻饲肠内营养,每日热量控制在25-30千卡/公斤。被动关节活动每日3次预防挛缩,肢体保持功能位。家属沟通时避免在床旁讨论不良预后,定期进行疼痛刺激试验评估意识变化,记录24小时出入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康复介入越早越好,包括声光刺激、穴位按压等促醒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