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间质纤维化的影像学表现包括磨玻璃样影、网格状影、蜂窝状影、牵拉性支气管扩张和胸膜下线。这些表现反映了肺部结构的病理改变,有助于诊断和评估病情。
1、磨玻璃样影:磨玻璃样影在影像上表现为肺部局部密度增高,但血管纹理仍可见。这种表现通常提示肺泡壁增厚或肺泡腔内液体增多,是肺间质纤维化的早期征象之一。通过高分辨率CTHRCT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这一表现。
2、网格状影:网格状影是由增厚的肺间质和纤维化组织形成的网状结构,影像上表现为多条细线交织成网。这种表现反映了肺间质的纤维化程度,通常与病情进展相关。HRCT是观察网格状影的常用方法。
3、蜂窝状影:蜂窝状影是肺间质纤维化的晚期表现,影像上表现为多个小囊腔聚集,形似蜂窝。这种表现提示肺部结构已严重破坏,肺功能显著下降。HRCT可以清晰显示蜂窝状影的形态和分布。
4、牵拉性支气管扩张:牵拉性支气管扩张是由于肺间质纤维化牵拉支气管壁,导致支气管扩张。影像上表现为支气管管径不规则增宽,管壁增厚。这种表现常见于肺间质纤维化的中晚期,HRCT是主要的诊断工具。
5、胸膜下线:胸膜下线是肺间质纤维化累及胸膜时,在影像上表现为胸膜下区的线状影。这种表现提示胸膜下肺组织的纤维化改变,通常与病情进展相关。HRCT可以清晰显示胸膜下线的位置和形态。
肺间质纤维化的影像学表现需结合临床表现和肺功能检查进行综合判断。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避免接触有害气体和粉尘,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增强肺功能。饮食上建议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和E的食物,如柑橘类水果、坚果,有助于抗氧化和减轻肺部炎症。定期复查影像学检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是管理肺间质纤维化的重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