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扩张在影像学检查中主要表现为支气管管腔异常增宽、管壁增厚及周围肺组织改变。主要影像学特征有支气管柱状扩张、囊状扩张、静脉曲张样扩张、轨道征、印戒征等。支气管扩张通常由感染、免疫缺陷、遗传因素等原因引起,需结合临床表现与其他检查综合诊断。
1、支气管柱状扩张在胸部X线平片上可见支气管走行区出现平行线状阴影,形似铁轨。CT检查显示支气管管径超过伴行肺动脉直径1.5倍,管壁增厚但轮廓相对规则。这种表现常见于轻度支气管扩张早期,多与反复呼吸道感染有关。
2、囊状扩张CT影像可见多发薄壁囊状透亮区,直径通常超过1厘米,囊壁光滑。严重者可呈蜂窝样改变,囊内可见气液平面。这种表现提示支气管壁结构严重破坏,常见于晚期支气管扩张或先天性支气管发育异常患者。
3、静脉曲张样扩张支气管呈不规则串珠样改变,扩张与狭窄交替出现。高分辨率CT可清晰显示支气管轮廓凹凸不平,形似静脉曲张。这种类型多与慢性炎症导致的支气管壁纤维化有关,常见于病程较长的支气管扩张患者。
4、轨道征在胸部X线侧位片上,扩张的支气管与伴行肺动脉形成两条平行线状影,形似火车轨道。CT横断面表现为相邻的环形透亮影与软组织密度影并列存在。这一征象对支气管扩张诊断具有特征性意义。
5、印戒征CT横断面上扩张的支气管与相邻肺动脉形成特征性表现,扩张的支气管呈环形透亮影,伴行的肺动脉呈软组织密度结节,整体形似戒指。当支气管横径超过相邻肺动脉直径1.5倍时,该征象对支气管扩张诊断具有较高特异性。
支气管扩张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应注意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吸烟及接触刺激性气体。保持适度运动有助于改善肺功能,可选择散步、游泳等有氧运动。饮食上保证充足优质蛋白摄入,适量补充维生素A、维生素C等营养素。定期进行肺功能检查与影像学随访,出现咳嗽加重、痰量增多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对于反复感染或大咯血患者,可能需要考虑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