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不属于神经内科,通常由精神心理科或心理卫生科诊治。抑郁症的诊疗涉及情绪调节障碍、脑内神经递质失衡、社会心理因素、遗传易感性、慢性躯体疾病共病等多方面因素。
1、情绪调节障碍抑郁症核心表现为持续情绪低落和兴趣减退,这类心理症状的评估与干预属于精神心理科范畴。临床常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等工具进行筛查,治疗上可能涉及认知行为疗法等心理干预手段。
2、脑内神经递质失衡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等神经递质系统功能紊乱与抑郁症发病相关,但这类生化改变需通过精神科药物调节。神经内科主要处理器质性脑病,不涉及功能性精神障碍的药物治疗。
3、社会心理因素工作压力、家庭关系等社会心理诱因的疏导属于精神卫生服务范围。神经内科诊疗范畴不包括应激事件导致的心理适应障碍,这类情况需心理治疗师或精神科医生介入。
4、遗传易感性虽然抑郁症存在家族聚集性,但基因检测目前不作为常规诊断依据。精神科医生会通过家族史评估遗传风险,而神经内科更关注明确遗传性神经系统疾病。
5、慢性躯体疾病共病甲状腺功能减退等躯体疾病可能诱发抑郁症状,但这类情况仍需精神科参与鉴别诊断。神经内科仅处理神经系统原发病变,不负责继发情绪障碍的治疗。
抑郁症患者应定期到精神心理科复诊,配合医生调整治疗方案。日常保持规律作息和适度运动,家人需给予充分情感支持。若出现自杀倾向等严重症状,须立即联系心理危机干预机构。注意避免将情绪问题简单归因于神经系统疾病而延误专业心理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