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入口狭窄通常指阴道口或阴道狭窄,可通过妇科检查、症状评估及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主要评估方式包括妇科触诊、阴道镜检查、超声检查、核磁共振成像及性功能问卷评估。
1、妇科触诊医生通过手指检查评估阴道口及阴道壁的弹性与宽度,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解剖结构异常。触诊可发现瘢痕组织、先天发育异常或炎症导致的粘连,同时评估盆底肌张力。检查时需排除急性感染期或处女膜闭锁等特殊情况。
2、阴道镜检查利用光学放大设备观察阴道黏膜状态,明确狭窄部位与范围。可鉴别萎缩性阴道炎、硬化性苔藓等病变,同时排除肿瘤或放射性损伤导致的器质性狭窄。检查前需避开月经期,无须麻醉即可完成。
3、超声检查经会阴或直肠超声能测量阴道壁厚度及管腔直径,客观量化狭窄程度。高频超声对识别深部纤维化或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有优势,适用于术后随访评估。检查无创且能动态观察盆底结构变化。
4、核磁共振成像对于复杂病例或疑似盆腔器官受累时,MRI可三维重建生殖道结构,清晰显示阴道与周围组织的解剖关系。能鉴别先天畸形如阴道闭锁,评估放疗后组织纤维化范围,为手术方案提供依据。
5、性功能问卷评估采用标准化量表调查性交疼痛、插入困难等症状频率与严重度,辅助判断功能影响。常用女性性功能指数问卷涵盖生理与心理维度,需结合临床检查排除心因性因素导致的感知狭窄。
怀疑阴道狭窄时应尽早就诊妇科,避免自行使用扩张器具。日常可进行盆底肌放松训练,温水坐浴缓解不适。穿着宽松棉质内衣,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合并更年期萎缩时需在医生指导下局部使用雌激素软膏,定期复查评估治疗效果。严重狭窄可能需手术矫正,术后需规范随访防止粘连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