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脉瓣狭窄可能导致心力衰竭、心绞痛、晕厥等严重并发症,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控制、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和外科主动脉瓣置换术。
1、心力衰竭主动脉瓣狭窄会阻碍心脏向全身泵血,长期加重心脏负荷可能引发心力衰竭。患者可能出现呼吸困难、下肢水肿、乏力等症状。轻度患者可遵医嘱使用呋塞米片减轻液体潴留,中重度患者需考虑瓣膜置换手术。日常需限制钠盐摄入并监测体重变化。
2、心绞痛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会导致胸痛发作,多在活动后出现。硝酸甘油片可临时缓解症状,但根本治疗需改善瓣膜功能。患者应避免剧烈运动,寒冷天气外出时注意保暖。合并冠心病者可能需要同时进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
3、猝死风险严重狭窄患者存在突发心源性猝死风险,尤其是有晕厥病史者。植入式心脏除颤器可作为预防措施。患者需定期进行心脏超声评估,避免竞技性体育运动。地高辛片可能被用于控制特定类型心律失常。
4、感染性心内膜炎瓣膜结构异常易滋生细菌感染,出现发热、皮肤瘀点等症状。预防性使用阿莫西林胶囊适用于口腔治疗等操作前。确诊后需静脉注射抗生素6周以上,严重瓣膜破坏者需手术清除病灶。
5、多器官功能损害长期低灌注会导致肾功能减退、肝功能异常等全身损害。监测肌酐等指标变化很重要,必要时采用多学科联合诊疗。卡托普利片可能被用于改善心脏重构,但需警惕低血压副作用。
主动脉瓣狭窄患者应保持适度有氧运动如散步,避免举重等憋气动作。饮食需控制每日液体摄入量在1.5-2升,优先选择低脂高蛋白食物。每3-6个月需复查心脏超声,出现新发胸闷、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症状应立即就诊。术后患者要严格遵医嘱服用华法林钠片等抗凝药物,定期监测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