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挫裂伤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意识障碍、头痛呕吐、肢体功能障碍、癫痫发作以及生命体征变化。
1、意识障碍:
脑挫裂伤患者常出现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轻者表现为嗜睡或意识模糊,重者可陷入昏迷状态。意识障碍程度与脑损伤范围呈正相关,通常由脑干网状结构受损或广泛皮层挫伤导致。临床需通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动态评估意识状态变化。
2、头痛呕吐:
约80%患者会出现持续性剧烈头痛,伴随频繁喷射性呕吐。这与颅内压增高刺激脑膜血管神经,以及前庭神经系统受累有关。头痛多位于额部或全头部,呕吐后症状往往不能缓解,需警惕迟发性颅内血肿可能。
3、肢体功能障碍:
损伤对侧肢体可出现偏瘫或单瘫,肌张力异常表现为折刀样强直或肌张力低下。若损伤优势半球语言中枢,可能伴随运动性失语或感觉性失语。这些症状源于大脑皮层运动区或传导束的直接损伤。
4、癫痫发作:
约15-20%患者在急性期发生局灶性或全面性癫痫发作,常见于额叶、颞叶挫裂伤患者。癫痫发作与损伤灶异常放电相关,早期发作多出现在伤后24小时内,迟发性癫痫可能提示进展性出血。
5、生命体征变化:
严重病例可出现库欣反应,表现为血压升高、心率减慢和呼吸不规则。部分患者伴随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出现中枢性高热或体温过低。这些变化提示脑干功能受损,属于病情危重征兆。
脑挫裂伤患者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休息,头部抬高15-30度以促进静脉回流。饮食宜选择低盐、高蛋白流质或半流质,避免呛咳引发吸入性肺炎。恢复期可在康复医师指导下进行肢体功能训练,如被动关节活动、坐位平衡练习等,同时需定期复查头颅CT监测病情变化。心理疏导对改善认知功能障碍和情绪障碍具有积极作用,家属应配合营造安静的康复环境。
上尿路结石最常见的典型症状包括腰部绞痛、血尿、排尿异常、恶心呕吐以及发热寒战。
1、腰部绞痛:
结石移动刺激输尿管引发剧烈痉挛性疼痛,多表现为突发性单侧腰腹部刀割样痛,可向下腹及会阴放射。疼痛常因体位变动加剧,典型发作时患者辗转难安,伴随面色苍白、冷汗等症状。这种绞痛具有间歇性特点,可能随结石位置变化而缓解或加重。
2、血尿:
约90%患者出现肉眼或镜下血尿,因结石摩擦尿路黏膜导致毛细血管破裂所致。血尿程度与结石锐利度相关,多为洗肉水样或淡红色,常在剧烈活动后加重。部分患者需尿常规检查才能发现红细胞异常增多。
3、排尿异常:
结石阻塞尿路会引起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当结石位于输尿管膀胱开口处时,可能产生明显的里急后重感。双侧结石完全梗阻可能导致无尿,属于泌尿外科急症需立即处理。
4、恶心呕吐:
剧烈疼痛刺激腹腔神经丛引发迷走神经反射,约50%患者伴随消化道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者可出现脱水表现。该症状易与急腹症混淆,需结合其他特征鉴别。
5、发热寒战:
合并尿路感染时出现全身症状,体温可达39℃以上,提示可能存在梗阻性脓肾。这类患者需警惕尿源性败血症,实验室检查常见白细胞计数升高及降钙素原异常。
日常应注意每日饮水2000毫升以上稀释尿液,减少浓茶、菠菜、动物内脏等高草酸高嘌呤食物摄入。适度进行跳跃运动有助于细小结石排出,但急性发作期需卧床休息。出现持续腰痛伴发热或肉眼血尿超过24小时,应立即就医进行超声或CT检查,避免延误治疗导致肾功能损伤。结石成分分析后可针对性调整饮食结构,预防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