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较低、存在基础疾病或生活习惯不良的孩子更容易生病。儿童易患病主要与遗传因素、营养状况、环境暴露、卫生习惯、疫苗接种情况等因素相关。
1、遗传因素部分儿童存在先天性免疫缺陷病如X连锁无丙种球蛋白血症,或遗传代谢性疾病如苯丙酮尿症。这些疾病会导致免疫功能异常,表现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进行基因检测,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替代治疗,并定期监测免疫指标。
2、营养失衡长期偏食挑食可能导致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缺乏维生素A、锌等微量营养素会削弱黏膜屏障功能。这类儿童常见面色苍白、头发枯黄等表现,易发生口腔溃疡、腹泻等感染。家长需保证膳食包含鸡蛋、瘦肉等优质蛋白,搭配西蓝花、胡萝卜等深色蔬菜,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补充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
3、环境暴露被动吸烟、雾霾天气等空气污染会损伤呼吸道纤毛功能,集体生活环境中病原体交叉感染概率增高。表现为频繁咳嗽、流涕等症状。家长应保持室内通风,在流感季节避免带孩子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可遵医嘱使用匹多莫德口服液调节免疫功能。
4、卫生习惯饭前便后不洗手、啃咬指甲等不良习惯会增加病原体摄入机会。这类儿童常见肠道寄生虫感染或疱疹性咽峡炎发作。家长需培养孩子使用肥皂流水洗手20秒的习惯,定期修剪指甲,玩具用品可用含氯消毒剂擦拭。
5、疫苗遗漏未按时接种麻疹、百白破等疫苗的儿童,对特定病原体缺乏免疫力。可能出现本可预防的百日咳痉咳、麻疹皮疹等症状。家长应核对预防接种证,若发现漏种需及时补种相关疫苗,流行季节前可咨询医生接种流感疫苗。
建议家长建立科学养育观念,保证孩子每日1小时户外活动增强体质,睡眠时间学龄前儿童需达到10-13小时。饮食注意荤素搭配,每周摄入15种以上食材。季节交替时及时增减衣物,避免骤冷骤热。定期进行儿童保健体检,发现体重增长缓慢、面色异常等表现时尽早就医。对于早产儿或有慢性疾病儿童,需按专科医生建议进行强化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