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内障病人可通过保持眼部卫生、合理饮食、定期复查、避免强光刺激、正确滴眼药等方式护理。白内障通常由年龄增长、遗传因素、眼部外伤、糖尿病、长期紫外线照射等原因引起。
1、保持眼部卫生白内障病人需注意眼部清洁,避免用手揉搓眼睛,防止细菌感染。洗脸时使用干净的毛巾,避免污水进入眼睛。术后病人应遵医嘱使用无菌棉签清洁眼周分泌物,禁止游泳或淋浴时让水直接接触眼睛。若出现眼红、眼痛等异常症状需立即就医。
2、合理饮食建议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富含维生素E的坚果以及深色蔬菜如菠菜。适量补充优质蛋白如鱼类、豆制品有助于组织修复。限制高糖高脂饮食,糖尿病患者需严格控制血糖。避免吸烟饮酒,减少自由基对晶状体的损害。
3、定期复查术前病人每3-6个月需检查视力及晶状体混浊程度。术后按医生要求进行随访,通常术后1天、1周、1个月需复查眼压和切口愈合情况。长期随访可及时发现后发性白内障等并发症,携带既往病历资料便于医生对比病情变化。
4、避免强光刺激外出时佩戴防紫外线太阳镜,选择UV400防护标识的产品。室内避免直视强光源如浴霸、投影仪等。夜间行车注意对面车辆远光灯防护,可配备偏光镜片。术后早期建议佩戴防护眼罩睡眠,防止无意识揉眼导致伤口裂开。
5、正确滴眼药滴眼药前洗净双手,头部后仰轻拉下眼睑形成结膜囊。瓶口距眼1-2厘米,避免接触睫毛或眼睑。滴入1滴后闭眼3分钟,用手指按压泪囊区减少全身吸收。多种眼药水使用时需间隔5分钟,先滴溶液型再涂凝胶。严格遵循医嘱用药,不得自行增减剂量。
白内障病人应保持规律作息,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阅读时保持30厘米以上距离,每用眼40分钟休息5分钟。适度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对抗性运动。保持乐观心态,术后视力恢复需1-3个月适应期。家属需协助老人做好药品管理,将不同眼药标注明显标识。厨房浴室等易滑倒场所加装防滑垫,减少跌倒风险。建议参加医院组织的白内障健康讲座,掌握科学护理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