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华
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肿瘤综合科
膀胱癌的病理分型及分级是诊断和治疗的重要依据,主要分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和肌层浸润性膀胱癌,分级则根据肿瘤细胞的异型性分为低级别和高级别。了解这些信息有助于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1、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这是最常见的膀胱癌类型,约占初诊膀胱癌的70%-80%。肿瘤局限于膀胱黏膜层或黏膜下层,未侵犯肌层。病理分型以尿路上皮癌为主,少数为鳞状细胞癌或腺癌。低级别肿瘤生长缓慢,复发率高但恶性程度较低;高级别肿瘤则更具侵袭性,容易进展为肌层浸润性癌。
2、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肿瘤侵犯膀胱肌层,甚至扩散至周围组织或远处器官。这类肿瘤通常为高级别,恶性程度高,预后较差。病理分型以尿路上皮癌为主,但也可能包括鳞状细胞癌、腺癌或其他罕见类型。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通常需要更积极的干预措施。
3、病理分级
病理分级依据肿瘤细胞的异型性和分化程度。低级别肿瘤细胞分化较好,形态接近正常尿路上皮细胞,生长缓慢;高级别肿瘤细胞分化差,形态异常,生长迅速且容易转移。分级结果直接影响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评估。
4、治疗方法
-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首选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术后辅以膀胱灌注化疗或免疫治疗(如卡介苗)以降低复发风险。
- 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主要治疗手段,术后可能需要化疗或放疗。对于不适合手术的患者,可采用放化疗联合治疗。
- 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包括吉西他滨、顺铂等化疗药物,以及PD-1/PD-L1抑制剂等免疫治疗药物。
- 饮食与生活方式:多摄入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物(如蓝莓、菠菜),戒烟限酒,保持健康体重,有助于降低复发风险。
膀胱癌的病理分型及分级是制定治疗方案的关键依据。早期诊断和规范化治疗可显著提高生存率。患者应积极配合医生,根据病理结果选择适合的治疗方式,同时注重生活方式的调整,以改善预后和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