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健康自测可通过观察日常症状、简单体能测试和基础指标监测完成。主要方法有心率监测、运动耐量测试、水肿检查、夜间呼吸观察和血压测量。
1、心率监测静息状态下用食指中指轻按桡动脉或颈动脉计数1分钟脉搏。健康成年人静息心率应在60-100次/分,规律整齐。持续超过100次为心动过速,低于60次且伴有头晕需警惕。心房颤动时脉搏强弱不等,快慢不一,需心电图确诊。长期吸烟、甲亢患者易出现异常。
2、运动耐量测试采用6分钟步行试验,平地快速行走6分钟后测量行走距离。健康人群可达400-700米,不足300米提示心肺功能下降。爬3层楼梯后出现明显气促、胸痛或5分钟内无法恢复常态需就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此项异常显著。
3、水肿检查用手指按压胫骨前皮肤5秒,凹陷持续2秒以上提示水肿。心力衰竭时常见双下肢对称性凹陷水肿,晨轻暮重。合并颈静脉怒张、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更需警惕。需与肾脏疾病、静脉回流障碍鉴别。
4、夜间呼吸观察记录平卧时是否出现阵发性夜间呼吸困难,典型表现为入睡1-2小时后突发憋醒,需坐起缓解。这是左心衰竭的特征表现,与肺淤血加重有关。长期高血压患者出现此症状提示心脏舒张功能减退。
5、血压测量连续3天晨起静息测量双臂血压,取较高值记录。理想血压应低于120/80mmHg。超过140/90mmHg需警惕高血压性心脏病。测量前30分钟避免吸烟、饮咖啡,测量时保持袖带与心脏同高。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者可出现脉压差增大。
建议每周记录晨起静息心率与血压,观察变化趋势。40岁以上人群每年进行心电图和心脏超声检查。出现不明原因体重骤增、夜间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等心衰典型症状时,应立即就医。日常保持低盐饮食,控制每日钠摄入量不超过5克,避免剧烈情绪波动。规律进行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每周累计150分钟以上有助于增强心肌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