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患者通常需要做胃镜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血常规、粪便隐血试验、胃功能检查等。胃镜检查能直接观察胃黏膜病变,幽门螺杆菌检测可明确感染情况,血常规有助于判断炎症程度,粪便隐血试验可筛查消化道出血,胃功能检查能评估胃酸分泌状态。
1、胃镜检查胃镜检查是诊断胃炎的金标准,通过内镜直接观察胃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等病变特征,必要时可进行组织活检。检查前需禁食8小时,检查时可能引起咽喉不适,但通常耐受性良好。胃镜能区分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类型,对可疑癌变区域可即时取样。
2、幽门螺杆菌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检测方法包括碳13/14呼气试验、粪便抗原检测或胃黏膜快速尿素酶试验。呼气试验无创且准确率高,需停用抗生素和抑酸药4周后检测。阳性结果提示需进行根除治疗,阴性结果可排除该致病因素。
3、血常规血常规通过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判断是否存在急性炎症反应,血红蛋白水平可反映慢性胃炎导致的贫血情况。合并消化道出血时血小板计数可能降低,嗜酸性粒细胞增高需考虑过敏性或嗜酸性粒细胞性胃炎等特殊类型。
4、粪便隐血试验粪便隐血试验能发现微量消化道出血,适用于评估胃炎是否伴发黏膜糜烂或溃疡。检查前3天需避免食用动物血制品、红肉及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持续阳性结果需警惕胃癌风险,建议结合胃镜进一步排查。
5、胃功能检查胃酸分泌功能检测通过五肽胃泌素刺激试验评估胃底腺功能,适用于萎缩性胃炎患者。胃蛋白酶原Ⅰ/Ⅱ比值测定可反映胃黏膜萎缩程度,血清胃泌素检测有助于诊断自身免疫性胃炎。这些检查对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具有指导意义。
胃炎患者检查后应注意2小时内禁食水,胃镜检查后当日饮食以温凉流质为主。长期管理需避免辛辣刺激食物,规律进食并控制浓茶咖啡摄入。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时应严格完成14天四联疗法,治疗后1个月复查确认根除效果。定期胃镜随访对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患者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