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疱疹可能由单纯疱疹病毒1型、单纯疱疹病毒2型、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EB病毒等原因引起,病毒性疱疹可通过抗病毒药物、局部护理、免疫调节、预防感染、对症治疗等方式治疗。
1、单纯疱疹1型:单纯疱疹病毒1型主要通过口腔分泌物传播,感染后可引起口唇疱疹。治疗以抗病毒药物为主,如阿昔洛韦片400mg,每日3次、泛昔洛韦片250mg,每日3次,局部可使用喷昔洛韦乳膏涂抹。
2、单纯疱疹2型:单纯疱疹病毒2型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感染后可引起生殖器疱疹。治疗可采用伐昔洛韦片500mg,每日2次、泛昔洛韦片500mg,每日2次,局部使用阿昔洛韦软膏。保持患处清洁干燥,避免继发感染。
3、水痘带状疱疹: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水痘,病毒潜伏后复发引起带状疱疹。治疗使用阿昔洛韦片800mg,每日5次、泛昔洛韦片500mg,每日3次,局部涂抹阿昔洛韦软膏。带状疱疹疼痛明显时可使用加巴喷丁胶囊300mg,每日3次。
4、巨细胞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可引起发热、肝脾肿大等症状,免疫功能低下者易感。治疗以更昔洛韦注射液5mg/kg,每日2次为主,严重者可使用膦甲酸钠注射液60mg/kg,每日3次。加强营养支持,提高免疫力。
5、EB病毒:EB病毒感染可引起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表现为发热、咽痛、淋巴结肿大。治疗以对症支持为主,发热可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片500mg,每6小时1次,咽痛可使用复方硼砂溶液漱口。注意休息,避免剧烈运动。
病毒性疱疹患者应注意保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饮食上多摄入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如橙子、猕猴桃,以及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鸡蛋、牛奶。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游泳,增强体质。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与他人共用毛巾、餐具等物品。出现症状加重或持续不退时,应及时就医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