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高血压可能对母婴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主要包括胎盘功能减退、胎儿生长受限、子痫前期、早产、孕妇器官损伤等风险。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可分为妊娠期高血压、子痫前期、子痫、慢性高血压并发子痫前期、妊娠合并慢性高血压五种类型,需根据具体类型评估危险程度。
1、胎盘功能减退高血压会导致子宫胎盘血流灌注不足,引发胎盘绒毛间隙血流量减少。这种情况可能造成胎盘功能不全,表现为胎盘钙化、胎盘早剥等病理改变。孕妇可能出现胎动减少、宫高增长缓慢等临床表现,需通过超声监测脐动脉血流及胎儿生物物理评分评估胎儿状况。
2、胎儿生长受限母体高血压引起的血管收缩会减少胎儿营养供应,导致胎儿宫内生长受限。这类胎儿出生体重常低于同孕龄第十百分位,可能伴随羊水过少、脐动脉血流异常等表现。长期随访显示这类儿童更易出现神经发育迟缓及代谢综合征风险增加。
3、子痫前期妊娠20周后新发高血压合并蛋白尿或器官功能障碍即为子痫前期。该病症可进展为溶血、肝酶升高、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或诱发脑出血、视网膜脱离等严重并发症。实验室检查可见尿蛋白阳性、肝功能异常、血小板计数下降等指标变化。
4、早产风险中重度高血压疾病常需要提前终止妊娠,导致医源性早产。早产儿可能面临呼吸窘迫综合征、脑室内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新生儿并发症。对于孕34周前的早产风险,需进行促胎肺成熟治疗并选择具备新生儿重症监护能力的医疗机构分娩。
5、孕妇器官损伤持续性高血压可造成孕妇心、脑、肾等多器官损害。心脏后负荷增加可能导致左心室肥厚或心力衰竭;脑血管痉挛可引发视觉障碍、意识改变;肾脏损伤表现为蛋白尿、血肌酐升高。严重者可发展为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或急性肾衰竭。
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应保持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量控制在3-5克,适当增加优质蛋白摄入。建议每周进行3-5次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散步、孕妇瑜伽,每次不超过30分钟。定期监测血压变化,保证每日睡眠7-9小时,避免情绪波动。出现头痛、视物模糊、右上腹痛等警示症状时需立即就医。遵医嘱使用甲基多巴、拉贝洛尔等妊娠安全降压药物,禁止自行服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类药品。建议每两周进行尿常规、血常规及胎儿超声检查,孕32周后增加胎心监护频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