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压135/100毫米汞柱属于1级高血压。正常血压范围为收缩压低于120毫米汞柱且舒张压低于80毫米汞柱,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主要有血压测量值偏高、多次测量结果异常、伴随症状出现等情况。
1、血压测量值偏高:
收缩压135毫米汞柱处于正常高值范围,但舒张压100毫米汞柱已明显超过正常标准。这种情况提示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可能与动脉弹性下降有关。建议改善生活方式,如低盐饮食和规律运动。
2、多次测量结果异常:
单次测量不能确诊高血压,需要在不同时间点多次测量。若三次非同日测量结果均高于130/80毫米汞柱,可诊断为高血压。家庭自测血压时需保持安静状态,避免测量前饮用咖啡或吸烟。
3、伴随症状出现: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头痛、眩晕等不适症状。这些症状通常在血压明显升高时出现,但也可能完全没有自觉症状。定期监测血压对无症状患者尤为重要。
4、心血管风险因素:
长期血压升高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风险。高血压可导致动脉硬化、心肌肥厚等病理改变。控制血压能有效预防脑卒中、冠心病等并发症。
5、继发性高血压可能:
部分高血压由肾脏疾病、内分泌异常等引起。年轻患者或血压突然升高者需排查继发因素。完善肾功能、肾上腺CT等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因。
建议每日监测血压并记录变化趋势,保持低盐低脂饮食,适量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限制酒精摄入,维持健康体重。若生活方式调整后血压仍高于130/80毫米汞柱,应及时就医评估是否需要药物治疗。定期检查心电图、尿常规等项目,全面评估靶器官损害情况。保持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这些措施都有助于血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