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
副主任医师
临汾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总拉稀和痢疾可能是由感染、饮食不当、肠道疾病或药物副作用引起的,需根据具体原因采取治疗措施。感染性腹泻多由细菌、病毒或寄生虫引起,痢疾则主要由志贺菌感染导致。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饮食调整和补充水分。
1、感染性原因
细菌、病毒或寄生虫感染是导致拉稀和痢疾的常见原因。志贺菌感染是痢疾的主要病因,常通过食物或水源传播。轮状病毒、诺如病毒等也可能引发急性腹泻。感染性腹泻通常伴随腹痛、发热等症状。治疗上,轻度感染可通过口服补液盐和益生菌缓解,严重感染需使用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环丙沙星)或抗病毒药物。
2、饮食不当
食用不洁食物、过量摄入高脂肪或高纤维食物可能刺激肠道,导致腹泻。乳糖不耐受或食物过敏也可能引发拉稀。调整饮食是关键,避免辛辣、油腻食物,选择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香蕉、苹果泥。补充益生菌(如乳酸菌、双歧杆菌)有助于恢复肠道菌群平衡。
3、肠道疾病
炎症性肠病(如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肠易激综合征等慢性疾病可能导致长期腹泻。这些疾病通常伴随腹痛、体重下降等症状。治疗需结合药物(如美沙拉嗪、糖皮质激素)和饮食管理,必要时进行手术治疗(如肠段切除)。
4、药物副作用
某些药物(如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可能破坏肠道菌群,导致腹泻。长期使用抗生素可能引发伪膜性肠炎。治疗上,停用相关药物并补充益生菌是关键,严重时需使用万古霉素或甲硝唑。
5、其他因素
压力过大、焦虑等心理因素可能通过“脑-肠轴”影响肠道功能,导致功能性腹泻。改善生活方式、减轻压力有助于缓解症状。外伤或手术后也可能出现腹泻,需根据具体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总拉稀和痢疾的原因多样,需根据具体病因采取针对性治疗。感染性腹泻和痢疾需及时就医,避免脱水;饮食不当和药物副作用可通过调整饮食和停用相关药物缓解;慢性肠道疾病需长期管理。无论何种原因,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是关键,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