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呈酱油色可能与横纹肌溶解症、溶血性贫血、急性肾炎、尿路感染、肝肾综合征等疾病有关。酱油色尿液通常提示存在血红蛋白尿或肌红蛋白尿,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1、横纹肌溶解症剧烈运动或肌肉创伤可能导致横纹肌溶解,释放大量肌红蛋白经肾脏排泄。典型表现为肌肉疼痛伴酱油色尿,严重时可引发急性肾损伤。临床常用还原型谷胱甘肽保护肾功能,配合碳酸氢钠碱化尿液。肌酸激酶检测值常显著升高。
2、溶血性贫血红细胞大量破坏后游离血红蛋白超过结合珠蛋白结合能力,经肾小球滤过形成血红蛋白尿。常见于蚕豆病、自身免疫性溶血等疾病,可伴随黄疸、乏力。治疗需使用糖皮质激素抑制免疫反应,严重时需输注洗涤红细胞。
3、急性肾炎肾小球基底膜损伤导致红细胞漏出,在酸性尿液中血红蛋白变性呈现酱油色。多继发于链球菌感染,伴有水肿和高血压。需限制钠盐摄入,必要时采用环磷酰胺等免疫抑制剂。尿沉渣镜检可见变形红细胞。
4、尿路感染某些细菌产生的溶血素可引起血红蛋白尿,常见于铜绿假单胞菌感染。伴随尿频尿急症状,尿培养可明确病原体。治疗需根据药敏结果选用喹诺酮类抗生素,同时增加饮水量冲刷尿路。
5、肝肾综合征严重肝病导致循环功能障碍,肾脏缺血诱发血红蛋白尿。往往存在腹水、黄疸等肝功能失代偿表现。需扩充血容量改善肾灌注,必要时采用特利加压素联合白蛋白治疗。预后与肝功能恢复程度相关。
出现酱油色尿液应立即就医检查尿常规、肾功能和血生化。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毫升以上促进代谢产物排出。饮食宜选择低盐低脂优质蛋白,限制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摄入。监测尿量变化,如24小时尿量少于400毫升需警惕急性肾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