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奎
副主任医师
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
血管外科
经常憋大便确实会增加患痔疮的风险,这是因为憋便会导致肠道压力增加,进而引发痔静脉曲张。缓解和预防的方法包括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增加膳食纤维摄入和进行适量运动。
1、憋便会导致粪便在肠道内停留时间过长,水分被过度吸收,使大便变得干硬。排便时需要通过更大的力气,这会增加直肠和肛门区域的压力,导致痔静脉充血、扩张,最终形成痔疮。
2、长期的憋便习惯还会引发肠道功能紊乱,如便秘或腹泻,进一步加重痔疮的形成和症状。便秘时,粪便对肛门区域的摩擦增加,可能引起肛门裂伤和痔疮发作。
3、改善排便习惯是预防痔疮的关键。建议每天定时排便,避免长时间憋便。可以选择早晨起床后或餐后进行排便,利用肠道的自然蠕动规律。
4、增加膳食纤维摄入有助于软化粪便,减少排便时的压力。可以多吃全谷物、蔬菜和水果,如燕麦、菠菜、苹果等。同时,保持充足的饮水也很重要,每天至少饮用1.5-2升水。
5、适量运动可以促进肠道蠕动,改善消化功能。推荐进行散步、慢跑、瑜伽等低强度运动,避免长时间久坐不动,尤其是办公族需要每隔一小时起身活动一下。
6、如果已经出现痔疮症状,如肛门疼痛、出血或脱出,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会推荐药物治疗,如痔疮膏、栓剂或口服药物,严重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如硬化剂注射、结扎术或痔切除术。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肠道健康有助于远离痔疮。如果出现相关症状,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避免病情加重。通过科学的预防和适当的治疗,可以有效地降低痔疮的发生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