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昏可能由低血糖、体位性低血压、贫血、前庭神经元炎、脑供血不足等原因引起。头昏是一种非特异性症状,表现为头部昏沉感或轻微眩晕,通常不伴随天旋地转感。
1、低血糖空腹时间过长或糖尿病患者胰岛素使用不当可能导致血糖水平下降。低血糖时脑细胞能量供应不足,会出现头昏、冷汗、心悸等症状。建议随身携带糖果或饼干,出现症状时立即进食。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调整用药方案。
2、体位性低血压快速起身时血压调节延迟导致脑部暂时缺血。常见于老年人、长期卧床者或服用降压药人群。表现为站立时头昏目眩,可能伴随眼前发黑。改变体位时应缓慢动作,平时增加水和盐分摄入,穿弹力袜有助于改善症状。
3、贫血血红蛋白减少导致血液携氧能力下降。缺铁性贫血最常见,表现为头昏、乏力、面色苍白。女性月经量过多、消化道出血是常见诱因。可通过补充铁剂、维生素B12、叶酸等改善,同时需排查潜在出血原因。红肉、动物肝脏等富含铁的食物可辅助治疗。
4、前庭神经元炎病毒感染前庭神经导致平衡功能障碍。突发剧烈眩晕伴恶心呕吐,头昏症状可能持续数周。急性期需卧床休息,避免头部剧烈运动。医生可能开具抗眩晕药如倍他司汀,严重时需糖皮质激素治疗。多数患者2-3个月后可完全恢复。
5、脑供血不足颈椎病压迫椎动脉或脑血管狭窄导致血流减少。头昏常在转头时加重,可能伴有一过性视物模糊。需控制高血压、高血脂等危险因素,避免颈部过度后仰。确诊需进行颈动脉超声或头颅磁共振检查,必要时使用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预防卒中。
长期头昏患者应记录发作时间、诱因和伴随症状,就诊时提供给医生参考。保持规律作息,避免熬夜和过度疲劳。饮食注意营养均衡,限制高盐高脂食物。适度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改善心血管功能。避免突然起身或长时间低头,必要时使用辅助行走工具。若头昏持续不缓解或伴随头痛、言语不清、肢体无力等警示症状,需立即就医排除脑血管意外等严重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