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螃蟹是否引发中毒与摄入量、个体差异及螃蟹种类有关,通常健康成年人单次食用500克以上蟹肉可能引发轻微中毒症状,但具体阈值因人而异。
螃蟹中毒主要与组胺、寄生虫或微生物污染有关。新鲜螃蟹在高温下存放超过4小时可能产生大量组胺,食用100-200克即可引发面部潮红、头痛等组胺中毒症状。海蟹可能携带副溶血性弧菌,摄入受污染的50-100克蟹肉可能导致急性胃肠炎。大闸蟹等淡水蟹若未彻底煮熟,食用200-300克可能感染肺吸虫。部分人群对蟹类蛋白质过敏,即使少量食用也会出现荨麻疹或喉头水肿。儿童或消化功能弱者摄入量达成人1/3时即可能出现不适。
建议选择活蟹现做,蒸煮时间不少于15分钟,避免与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同食。出现口唇麻木、呕吐等症状应立即停止食用,过敏体质者需备好抗组胺药物。食用后8小时内出现水样腹泻或意识模糊需紧急就医,疑似寄生虫感染需进行粪便检测。日常储存螃蟹应置于4℃以下冷藏,死亡超过2小时的螃蟹不宜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