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柿子需注意避免空腹食用、控制单次摄入量、忌与高蛋白食物同食、特殊人群慎食、选择成熟果实。柿子含有较多鞣酸和果胶,不当食用可能引发胃肠不适。
1、避免空腹空腹时胃酸分泌较多,柿子中的鞣酸易与胃酸结合形成硬块,可能诱发胃柿石症。建议餐后1-2小时食用,胃肠功能较弱者可将柿子去皮以减少鞣酸摄入。出现上腹隐痛、饱胀感应暂停食用。
2、控制食量单次食用不超过200克为宜,相当于中等大小柿子1个。过量摄入可能引起果糖不耐受反应,表现为腹泻、肠鸣等症状。糖尿病患者更需严格限制,每日摄入量建议控制在100克以内。
3、忌配高蛋白柿子与鱼虾蟹等高蛋白食物间隔2小时以上食用。鞣酸会使蛋白质凝固成不易消化的复合物,可能引发恶心、呕吐等消化不良症状。牛奶、鸡蛋等动物蛋白同样需注意间隔时间。
4、特殊人群慎食胃肠手术史患者、慢性胃炎患者及孕妇应谨慎食用。术后胃肠功能未恢复者可能因鞣酸刺激导致吻合口炎症。孕妇过量食用可能影响铁吸收,建议每周不超过2次,每次半个为宜。
5、选择成熟果未完全成熟的柿子鞣酸含量可达成熟果实的5倍以上。选购时选择果皮橙红、果肉软糯的果实,可将生柿子与苹果密封存放3-5天加速脱涩。冷冻保存的柿饼也需解冻后充分加热再食用。
日常食用柿子时可搭配富含维生素C的柑橘类水果,有助于促进铁吸收。出现持续腹痛、排便异常等不适症状应及时就医。储存时注意通风避光,成熟柿子冷藏保存不超过3天,制成柿饼需密封防潮。老年人及儿童建议将果肉捣碎后少量多次食用,减少胃肠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