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期梅毒通常会出现较明显的症状,但严重程度因人而异。二期梅毒是梅毒螺旋体感染后的进展阶段,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损害、全身症状及淋巴结肿大等。若不及时治疗,可能对多系统造成损害。
皮肤黏膜损害是二期梅毒最常见的表现,可能出现玫瑰疹、斑丘疹或扁平湿疣,多分布于躯干、手掌和足底。皮疹通常不痛不痒,但具有传染性。部分患者会出现口腔或生殖器黏膜斑,表现为灰白色糜烂面。全身症状包括低热、乏力、头痛和关节痛,类似流感样表现。淋巴结肿大以颈部、腋窝和腹股沟多见,质地较硬但无压痛。少数患者可能出现梅毒性脱发,表现为虫蚀状或弥漫性头发稀疏。
二期梅毒若未规范治疗,可能引发更严重的并发症。梅毒性肝炎可导致肝酶升高和黄疸。梅毒性肾病综合征表现为蛋白尿和水肿。神经系统受累时可能出现脑膜炎症状如头痛、呕吐和颈项强直。眼部梅毒可引起虹膜炎、视网膜炎甚至视力下降。骨骼系统可能发生骨膜炎,表现为夜间加重的骨痛。这些系统性损害提示疾病进展,需立即就医干预。
梅毒确诊后应严格遵医嘱完成足疗程青霉素治疗,常用苄星青霉素注射液。治疗期间避免性接触直至医生确认无传染性。定期复查血清学指标监测疗效,接触者需同步筛查。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有助于恢复,注意营养均衡并避免劳累。出现任何新发症状需及时复诊,防止疾病进入潜伏或三期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