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性肺炎的病理变化主要包括充血水肿期、红色肝样变期、灰色肝样变期和溶解消散期四个阶段。大叶性肺炎通常由肺炎链球菌感染引起,病变累及整个肺叶或肺段,表现为肺泡内纤维素性炎症。
1、充血水肿期充血水肿期是大叶性肺炎的早期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肺泡壁毛细血管扩张充血,肺泡腔内出现大量浆液性渗出物。此期患者可出现高热、寒战等全身症状,肺部听诊可闻及湿啰音。病理检查可见肺泡间隔增宽,肺泡腔内充满粉红色水肿液,其中含有少量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和纤维素。
2、红色肝样变期红色肝样变期发生在发病后1-2天,表现为肺泡腔内充满大量红细胞、纤维素和中性粒细胞。由于肺泡内充满渗出物,肺组织质地变实,切面呈暗红色,类似肝脏。此期患者咳嗽加重,咳铁锈色痰,胸痛明显。病理检查可见肺泡结构消失,被大量纤维素网和炎细胞取代。
3、灰色肝样变期灰色肝样变期出现在发病后3-4天,此时红细胞溶解减少,肺泡腔内以中性粒细胞和纤维素为主,肺组织呈灰白色。此期患者症状持续,但痰液可能由铁锈色转为脓性。病理检查可见肺泡腔内中性粒细胞明显增多,纤维素网更加致密,肺泡壁毛细血管受压变窄。
4、溶解消散期溶解消散期发生在发病后5-7天,此时机体免疫力增强,中性粒细胞释放蛋白水解酶,使纤维素性渗出物逐渐溶解液化。溶解的渗出物部分被吸收,部分经气道咳出。病理检查可见肺泡腔内渗出物减少,肺泡壁毛细血管重新扩张,肺泡结构逐渐恢复正常。此期患者体温逐渐下降,症状减轻。
大叶性肺炎患者应注意卧床休息,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多饮水以稀释痰液。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维生素以增强抵抗力。恢复期可进行适度呼吸功能锻炼,但应避免剧烈运动。若出现呼吸困难、持续高热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在医生指导下规范使用抗生素治疗,避免自行用药或调整剂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