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炎可通过抗感染治疗、止咳化痰、氧疗、营养支持和卧床休息等方式治疗。肺炎通常由细菌感染、病毒感染、支原体感染、吸入性损伤和免疫力低下等原因引起。
1、抗感染治疗细菌性肺炎可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左氧氟沙星片等抗生素。病毒性肺炎可使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利巴韦林颗粒等抗病毒药物。支原体肺炎首选阿奇霉素片或盐酸多西环素片。用药期间需观察体温和症状变化,完成全程治疗。
2、止咳化痰盐酸氨溴索口服溶液能稀释痰液,氢溴酸右美沙芬糖浆适用于干咳。伴有喘息时可联合使用硫酸特布他林雾化液。雾化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能分解黏稠痰液。咳嗽剧烈影响休息时,可短期使用复方福尔可定口服溶液。
3、氧疗支持血氧饱和度低于93%时需要鼻导管吸氧,严重呼吸衰竭需无创通气。家庭氧疗建议使用制氧机维持氧流量1-2L/分钟。监测指脉氧变化,出现口唇发绀或呼吸频率超过30次/分需急诊处理。慢性肺病患者需控制吸氧浓度。
4、营养支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稀释痰液,选择高蛋白食物如鸡蛋羹、清蒸鱼。发热期间可进食藕粉、米汤等流质。恢复期增加维生素A丰富的胡萝卜、菠菜。避免辛辣刺激和油腻食物,少食多餐减轻胃肠负担。
5、卧床休息急性期需绝对卧床,保持半卧位利于呼吸。居室温度维持在20-24℃,湿度50%-60%。每2小时翻身拍背促进排痰。体温正常3天后可逐步恢复活动,但避免劳累。监测咳嗽、痰液性状和体温变化。
肺炎患者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但避免直接吹风,使用加湿器维持呼吸道湿润。康复期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每天2-3次缩唇呼吸锻炼肺功能。注意观察痰中是否带血或呈铁锈色,出现胸痛、呼吸困难加重需立即复诊。戒烟戒酒,流感季节前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餐具单独消毒,咳嗽时用肘部遮挡减少飞沫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