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保守治疗期间需注意卧床休息、佩戴护具、规范用药、适度锻炼及避免不良姿势。保守治疗主要通过非手术方式缓解症状,需严格遵循个体化方案。
1、卧床休息急性期需严格卧床1-3天,选择硬板床并保持腰椎自然曲度。仰卧时膝关节下方垫软枕,侧卧时双腿间夹枕头减轻压力。避免长时间保持同一姿势,每2小时调整体位。症状缓解后可逐步增加活动量,但需避免突然扭转或弯腰动作。
2、佩戴护具短期使用腰围可提供外部支撑,建议选择医用级硬质护腰,每日佩戴不超过4小时。护具应贴合腰椎生理曲度,过紧可能影响血液循环,过松则失去保护作用。夜间睡眠及卧床时须解除护具,防止肌肉萎缩。
3、规范用药非甾体抗炎药如塞来昔布胶囊、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可缓解炎症疼痛,肌肉松弛剂如盐酸乙哌立松片改善肌肉痉挛。神经营养药物甲钴胺片辅助神经修复。所有药物均需遵医嘱定时定量服用,不可自行增减剂量或混合用药。
4、适度锻炼疼痛缓解后应进行核心肌群训练,如改良版臀桥、死虫式等低冲击动作。游泳和卧位蹬车有助于减轻椎间盘压力。锻炼需遵循无痛原则,单次训练不超过30分钟,出现放射性疼痛立即停止。避免仰卧起坐、深蹲等增加腰椎负荷的运动。
5、姿势管理坐立时使用腰椎靠垫保持生理前凸,每30分钟起身活动。搬运重物采用屈髋下蹲姿势,物体贴近躯干。避免久坐开车超过1小时,必要时使用腰托。咳嗽或打喷嚏时用手扶墙减轻腹压冲击,睡眠采用侧卧屈膝体位最佳。
保守治疗期间需保持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摄入富含钙质和维生素D的食物如乳制品、深海鱼。控制体重指数在18.5-24之间,BMI每增加5kg/m²,腰椎负荷增加15kg。建议采用侧身起床法,先转为侧卧位再用上肢支撑起身。若出现下肢麻木加重、大小便功能障碍等马尾综合征表现,需立即就医评估手术指征。定期复查MRI观察髓核回纳情况,治疗周期通常需要持续3-6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