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症好发于腰4-腰5、腰5-骶1椎间盘,其次为腰3-腰4椎间盘。腰椎间盘突出症是腰椎间盘退变或外力作用导致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的疾病。
1、腰4-腰5椎间盘腰4-腰5节段承受人体大部分重量且活动度较大,长期弯腰或久坐易导致纤维环破裂。患者可能出现下肢外侧放射性疼痛、足背麻木等症状。急性期需卧床休息,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甲钴胺片缓解症状,严重者需行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
2、腰5-骶1椎间盘腰骶部是脊柱受力传导的关键区域,久站或搬运重物易诱发此处病变。典型表现为小腿后侧疼痛、足底麻木,咳嗽时症状加重。建议避免负重,通过腰椎牵引减轻压迫,必要时使用双氯芬酸钠缓释片、甘露醇注射液消除神经水肿。
3、腰3-腰4椎间盘此处发病率相对较低,多与急性外伤或脊柱侧弯有关。疼痛常放射至大腿前侧,可能伴随膝跳反射减弱。治疗可采用微波理疗改善血液循环,配合乙哌立松片缓解肌肉痉挛,保守治疗无效时考虑椎间盘切除术。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应睡硬板床,避免久坐超过1小时,日常可进行游泳、小燕飞等低强度锻炼增强腰背肌力量。体重超标者需控制饮食减轻腰椎负荷,搬运重物时应保持腰部直立用腿部发力。若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或下肢肌力明显下降,须立即就医排除马尾神经受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