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风湿性关节炎预后差异较大,主要与疾病活动度、关节损伤程度、治疗时机及合并症等因素有关。早期规范治疗可显著改善预后,部分患者可实现临床缓解。
1、疾病活动度高疾病活动度患者预后较差,持续炎症会导致关节快速破坏。需通过甲氨蝶呤、来氟米特等抗风湿药控制炎症,定期监测血沉和C反应蛋白。
2、关节损伤已出现关节畸形或骨质侵蚀者预后欠佳。X线分期Ⅲ期以上患者需联合生物制剂如阿达木单抗治疗,必要时进行关节置换手术。
3、治疗时机诊断后3-6个月内开始治疗者预后最佳。延迟治疗会导致不可逆损伤,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桥接治疗可快速控制症状。
4、合并症管理合并肺纤维化或心血管疾病者死亡率增高。需定期筛查间质性肺病,控制心血管风险因素,避免长期大剂量非甾体抗炎药使用。
建议患者坚持康复锻炼保持关节功能,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每3-6个月进行疾病评估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