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检查发现D二聚体升高可能与术后炎症反应、静脉血栓形成、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恶性肿瘤等因素有关,需结合临床表现进一步评估。
1、术后炎症反应手术创伤会激活凝血系统,导致纤维蛋白生成增加,D二聚体作为纤维蛋白降解产物随之升高。这种情况通常伴随局部红肿热痛,一般术后一周内逐渐恢复正常。
2、静脉血栓形成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时,血栓溶解过程中会产生大量D二聚体。患者可能出现下肢肿胀、胸痛等症状,需进行血管超声或CT肺动脉造影确诊。
3、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严重感染、创伤等可引发全身微血栓形成,表现为D二聚体显著升高伴血小板下降。需要紧急处理原发病,同时进行抗凝治疗。
4、恶性肿瘤部分肿瘤细胞会分泌促凝物质,导致D二聚体持续升高。多见于胰腺癌、肺癌等,需结合肿瘤标志物和影像学检查排查。
术后发现D二聚体升高应避免剧烈活动,遵医嘱进行抗凝治疗,定期复查凝血功能,同时注意观察有无出血倾向或血栓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