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尤其1-2岁婴幼儿更为常见,男孩发病率略高于女孩。
川崎病的具体病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可能与遗传易感性、免疫系统异常反应及感染因素有关。有家族遗传史的儿童发病概率相对较高,部分患儿发病前存在呼吸道或肠道病毒感染史。该病典型表现为持续高热、双眼结膜充血、口唇皲裂、草莓舌、手足硬性水肿及颈部淋巴结肿大等症状。若未及时治疗,可能引发冠状动脉扩张等严重并发症。
确诊后需遵医嘱使用阿司匹林肠溶片、静脉注射用免疫球蛋白、注射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等药物进行抗炎和免疫调节治疗。日常需注意监测体温变化,保持皮肤清洁,避免剧烈运动。恢复期应定期复查心脏超声,评估冠状动脉情况。